本刊一年4期,定期於每年3、6、9及12月出刊。每期通訊挑選歐盟重要專題進行探討,除提供議題背景介紹,並提供相關文獻資料供各界參考。在學術論著上,邀請學者們針對歐盟重要議題進行相關分析與批判,亦開放讀者提供其研究心得與大眾分享。此外,同時選介歐盟重要名詞、資料庫與網頁、近期出版品、歐盟重要日程預告等各項資訊。
第86期
▼
歐洲面臨前所未有的資訊戰挑戰,涵蓋氣候變遷、地緣政治認知操作與人工智慧競賽等多重面向。假資訊傳播者傾向使用憤怒、權力等情緒性字眼,生成式AI大幅降低錯誤資訊製作門檻。氣候變遷成為假資訊新戰場,俄羅斯對波蘭等國展開系統性認知戰,年投入預算高達20至40億美元。歐洲在AI競爭中一路直追,宣布投入2,000億歐元建設AI超級工廠。學者專欄探討歐盟高效能運算計畫對人工智慧工廠佈局的科技自主權影響,EuroHPC JU旨在強化歐盟高效能運算實力,發展涵蓋超級電腦、量子運算及資料基礎設施的完整生態系統。更多期數
第85期
▼
歐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2025年3月發布2024年歐洲青年調查報告,顯示最重視的核心價值為人權、民主與和平,生活成本、氣候與環境議題最受青年關注。雖然多數青年對歐盟持支持態度,但對運作方式存在不滿。社群媒體已成為青年獲取資訊主要管道,Instagram、TikTok和YouTube使用最頻繁。讀者專欄探討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發展與改革,從《京都議定書》到氣候中和目標。歐盟自2005年建立全球首個溫室氣體排放交易機制,經二十年發展成為世界最大國際碳市場,採用「污染者付費」原則,涵蓋電力、鋼鐵等高碳排產業。更多期數
第84期
▼
本期深入探討歐盟共同農業政策(CAP)2023-2027年的新改革方向,特別關注永續農業實踐和數位化轉型。新的CAP強調環境保護、氣候行動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同時支持農民採用精準農業技術。本文分析各會員國如何制定國家戰略計畫,以及綠色建築計畫(Green Architecture)重塑歐洲農業景觀。探討小農支持措施和青年農民扶持政策的創新作法。更多期數
第83期
▼
歐盟2025年度預算協商歷經數月談判,最終達成總承諾撥款1,994億歐元的協議。預算重點投資研究創新、教育文化、健康等核心領域,並保留資金因應未來不可預測需求。Jessika Roswall獲任命為歐盟首位專責循環經濟競爭力委員,負責制定《循環經濟法》、推動永續產品市場等任務。讀者專欄介紹瑞典新創產業發展,瑞典在2024年歐盟創新計分板中排名第二,首都斯德哥爾摩被譽為「獨角獸工廠」。瑞典政府透過政策支持、資金補助和創新平台,鼓勵新創企業發展,並強調國際合作促進全球市場競爭力。更多期數
第82期
▼
瑞典政府反對歐盟執委會提議縮短製藥業新藥監管資料保護期的改革方案。歐盟執委會建議將期限從現行8年縮短至6年,但多數歐洲議會議員支持7.5年的最低保護期。瑞典強調需在確保患者獲得必要藥品與為創新藥物研發提供最佳條件間取得平衡。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成為關注焦點,極右派與疑歐政黨崛起,反映歐洲反移民和民粹情緒高漲。選舉結果顯示保守派大勝,歐洲人民黨獲得184席,極右勢力在法國、義大利等國取得重大進展,意味著歐洲政治格局重大轉變。更多期數
第81期
▼
本期學者專欄,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教授,撰寫『從歐洲到亞太:北約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峰會後的新安全架構塑造』一文。在 2023 年 7月 11 日至 12 日舉行的北約峰會上,討論了一系列關於歐洲安全的議題,特別關注與亞洲及印太地區的合作與交流。透過本文了解北約在全球安全事務中的角色,不僅影響歐洲國家,特別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對全球安全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更多期數
第80期
▼
第一份「歐盟數位十年」(EU Digital Decade) 報告在2023年9月27日發布,主要揭示了5G 網路覆蓋範圍的差距,以及企業使用人工智慧的問題。到2030年歐盟將朝向數位技能、數位基礎設施、企業數位化和公共服務數位化的「可衡量」目標邁進,「數位十年」是一項指引所有與數位相關行動的框架,其主要目的在於確保科技與創新的進步能為大眾帶來實質的效益。更多期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