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正準備放寬對人工智慧和數據保護的監管措施,歐盟這些監管措施經常受到科技企業的批評。
受到壓力的歐洲人工智慧法案
歐盟委員會於本周三提出一項簡化歐盟人工智能法規的提案,這引起了要保護隱私協會的擔憂。
歐盟《人工智慧法案》於一年前生效後,會在未來幾個月逐步實施,旨在保護使用者權力並讓人工智能免於濫用,同時不限制創新。
這項法規根據使用風險水平對人工智慧模型進行分類,並根據危險程度設定相應限制。
法新社報道顯示自從偶《人工智慧法案》生效後遭到美國科技巨頭以及法國Mistral等歐洲人工智能企業的猛烈抨擊,他們認為該法規阻礙了這項科技的自身發展。
美國副總統萬斯直接抨擊了歐洲人工智慧的“過度監管”。
歐委會回應
歐盟委員會表示沒有屈服於美國川普政府的壓力,不過計畫回應歐洲企業的擔憂。
儘管受到非政府組織發出警告,不過歐盟仍希望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更便捷的用戶個人數據訪問途徑。
在網絡領域,歐盟首先希望取消那些要求用戶同意後才能訪問網站的“cookies”橫幅。
據法新社獲得的一份工作文件顯示,歐盟委員會還可能提議暫停實施其人工智慧法案的某些條款一年,並對數據保護方面的核心規則進行修訂。
《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自2018年起就致力於保護用戶的隱私,並對全球相關標準產生了影響。
保護隱私協會擔憂
歐盟聲稱只會提出技術性調整,但保護隱私協會和部分歐洲議會議員對此表示極度擔憂。
根據一份泄露的文件,歐盟執行機構提議縮小個人數據的定義範圍,並允許企業在涉及用戶“合法利益”的情況下,將個人數據用於訓練人工智慧模型。
127家非政府協會和工會組織在上周四發表的一封公開信中警告稱:“除非歐盟委員會改變方向,否則這將是歐盟歷史上對數字基本權利的最大倒退。”
奧地利數據保護活動家馬克斯·施雷姆斯表示,這些變化“將對歐洲人的隱私權造成巨大損害”。
據法新社採訪的一位歐洲官員透露,布魯塞爾還計畫將涉及“高風險”人工智能的措施推遲一年實施,例如可能危及公民安全、健康或基本權利的模型。
這些措施將從2027年才會開始實施,而不是明年。
今年7月包括空客、德國漢莎航空和賓士在內的數十家歐洲大型企業要求暫停實施這項人工智能法案,認為該法案限制了歐洲模型開發來應對中美競爭。
歐洲議會分歧
分析認為要讓歐洲議會和成員國通過這些新的修改措施並非易事。
歐盟議會中親歐洲的多數黨派已經各自以不同方式對該法案表示了保留意見。 社會民主黨人承諾將反對推遲人工智慧法案,而中間派則表示將堅決反對任何可能損害隱私保護的修改。
歐委會方面一再強調,該法案不會影響其標準。 歐盟委員會數位事務發言人托馬斯·雷尼爾強調:“我可以明確地確認,該法案的目的並非降低我們為公民提供的高度隱私保護標準。”
